山本耀司 Y’s 正式公布 2019 春夏系列 Lookbook
这里头就有一个问题,所谓的革命为什么不说改革或者是等等像以前的这一种比较温和的说法。
产生这些问题的突出矛盾我认为主要有四个:一个是煤炭需求增速放缓与产能建设超前,进口煤增加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今年以来,煤炭价格持续下滑,8.8号中国煤炭价格指数是183.5,同比下降20.2%,比年初下降了23%,比历史最高点2008年7月份下降了84,降幅是37.8%,8.13号秦皇岛的5500大卡平仓价475-485元,比年初下降155元,同比下降75%,炼焦煤平均比年初下降250元/吨。
另一方面,企业的负担重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国办对于促进煤炭行业平稳运行的若干意见下发以后,应该说国务院和地方政府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一些省区也出台了减轻负担的措施,但是目前看这些政策的效应还没有得到完全的显现,好就好在最近国务院领导非常重视,启动了新的一轮煤炭脱困的工作。一是组织结构不合理,小煤矿超过9千家,其中9万吨以下的煤矿是7500多个,产量不到20%,但是安全事故占到70%以上。三是经济增长的速度趋缓,主要耗煤产品增速明显回落,前7个月粗钢、水泥、平板玻璃等增速为2.7、3.7、6.2%。第五,行业效益情况,行业利润在大幅度的下降,计划经济时期煤炭行业长期处于亏损和微利的状态,2013年行业开始盈利,进入2012年以来,行业的盈利水平在大幅度的下降,2003年规模以上的企业利润是2369亿,同比下降33.3%,今年以来行业利润继续下降,上半年大幅度下降同时,同比下降33.9%,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上半年全行业的利润是613亿。另外,在我们的体制机制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行业管理的弱化,政府部门的政策取向不一,认为割裂切割市场,地方保护主义,第二是政府部门干预企业经营活动,给企业增加了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包括要我们煤矿去兼并药厂、兼并钢铁企业等比比皆是,这一段时间一些大企业背上包袱和这些也有关系。
我下面简单的介绍一下国务院最近采取的一些措施,第一个是我们认为供求的总量可能会有一些好转,第一个是控制增量,来遏制煤炭产能的无序增长,按照国务院领导的批准,通过打组合拳的办法控制增量。第四个突出矛盾是历史遗留老问题与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互相叠加。综合以上分析,由于当前煤价已经处于阶段性低点,再加上神华集团带头宣布压缩产量,煤炭需求季节性回升,以及大秦铁路检修等等,短期煤价止跌企稳后,可能会出现小幅回升。
8月份以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降幅明显缩小,止跌企稳迹象愈发明显。今年以来,由于国内煤价持续走低,煤炭进口量同比减少,国际煤价也被迫跟着不断震荡下滑。六是国际市场煤炭供求宽松,国内煤价回升将导致煤炭进口增加,并反过来抑制国内煤价。二是煤炭产能充足,且不断有新增产能释放,龙头企业带头减产并不一定能减少原煤总产量。
如果铁路煤炭运输瓶颈能够打破,煤炭运输成本将整体下降,也将对包括环渤海下水煤在内的中转地、消费地价格产生抑制作用。8月初,神华集团宣布年内将压减煤炭产量5000万吨。
之前铁路运力不足,晋陕蒙主产区大量煤炭只能通过公路外运,由于公路运输成本偏高,煤价被整体推高。神华减产可能不仅不会影响这些矿井正常生产,相反,因为神华减产,这些矿井产量还有具备了提升空间。今年年底,运能同样为2亿吨的山西中南部铁路也即将建成通车,陕西、山西煤炭将再增一条大容量出海通道。虽然8月中上旬大秦铁路短期检修导致环渤海港口煤炭调入受到一定影响,但截至8月17日,秦皇岛港、国投曹妃甸港和国投京唐港三港煤炭库存仍高达1342万吨,仍处于较高水平,广州港煤炭库存也仍然处于300万吨以上高位。
除此之外,山西、内蒙、陕西等主产省区仍然不断有新建矿井或资源整合矿井竣工投产,可用煤炭产能还在继续增加。如果国内煤价回升,将直接促使下游用户增加外煤采购,导致进口量增加。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7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同比回落3.1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和房地产投资分别增长13.9%和13.7%,同比分别回落2.1和6.8个百分点。按照目前建设进度,年底仍将有秦山核电一期扩建(方家山核电)1号机组、福清核电1号机组和红沿河核电3号机组等三台核电机组并网发电。
大秦铁路作为东煤西运的主干线,每次检修都会对市场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在影响煤炭市场的众多因素中,除了以上有利因素,也还有许多不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宏观经济增长放缓,煤炭需求形势总体仍不容乐观。
截至8月10日,全国重点电厂煤炭库存7669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1139万吨,平均可用21天,同比增加5天。值得注意的是,新建煤矿单产一般比较大,成本较低,在当前煤价下跌时这些新建矿井多数还能盈利。
五是当前煤矿、港口、电厂等各环节煤炭库存均处于较高水平。总而言之,产能增加、产量释放将使煤炭市场长期处于供求宽松态势,从根本上抑制煤价长时间过快上涨。虽然8月份已经进行了为期6天的短期检修,但从每年秋季检修时间长度来看,预计9、10月份仍会进行1-2个星期的检修,届时沿海煤炭市场仍将受到一定影响。笔者认为,接下来几个月煤炭市场的有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龙头煤企带头压缩产量。只要有利润,多数企业还是会保持生产。2013年年底以来,神华集团旗下巴准铁路、塔韩铁路陆续试运行,连接大准铁路和朔黄铁路、运能达2亿吨的准池铁路也即将投入运营,鄂尔多斯更多煤炭可以通过朔黄铁路下水。
再加上冬季取暖供热用煤增加,预计11、12月份每月发电、供热用煤可能会较7月份增加2500万吨左右。如果减少的水电发电量全部依靠火电发电量填补,11、12月份每月发电耗煤量将增加1600万吨左右。
投资和进出口增长放缓,意味着钢材、水泥、电力等能源、原材料需求增长也将受到抑制,短期内煤炭需求总体仍将疲软。1-7月份进出口总额仅同比增长2%,同比回落6.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增长3%和1%,同比分别回落6.5和6.3个百分点。
6月底全国重点煤矿库存达到5830万吨,再创历史新高,7月底全国重点煤矿煤炭库存很可能已经超过6500万吨。四是核电迎来投产高峰,火电出力将受到一定抑制。
二是冬季季节性用煤需求增加。由于国内外煤炭市场整体供求宽松,可能在中国煤炭采购尚未引发国际煤价明显回升之前,进口煤已经给国内煤炭市场带来了回调压力。我国是最大的煤炭进口国,进口量超过国际煤炭贸易量的25%。各个环节的高库存大大降低了下游用户集中持续采购的可能性,进而避免引发煤价出现大幅上涨。
一个不争的实施是,当前煤炭产能充足,即便随着煤价不断下跌,部分矿井采取了停产、减产措施,煤炭市场仍然是供大于求。另外,由于当前煤炭产能充足,只要煤价出现反弹,煤炭产量很短时间内就能回升,导致供应增加,抑制煤价上涨。
今年7月份水电发电量达到1132亿千瓦时,由于来水减少,预计11、12月份每月水电发电量相比7月份将减少400亿千瓦时左右。我国今年迎来核电投产高峰,3-5月份,先后有阳江核电1号机组、红沿河核电2号机组、宁德核电2号机组等三台核电机组投入商业运营,总容量近320万千瓦。
今年2月,运能超过1亿吨的韩原铁路正式建成通车,缩短了山西中南部煤炭进入大秦铁路的距离。2013年神华集团原煤产量4.96亿吨,假如之前确定的2014年目标产量与2013年实际产量持平,且其今年1-7月份原煤产量也同比持平,年内压减煤炭产量5000万吨将导致其8-12月份煤炭产量下降近25%。
但受产能过剩、需求疲软、库存高企、运输成本下降等多种不利因素影响,煤价回升幅度和持续时间都将大大受到制约。三是铁路运能释放,煤炭铁路外运瓶颈缓解,运输成本下降。煤价止跌企稳后,下一步将何去何从?对此,我们需要对接下来影响煤炭市场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如果其他企业维持原煤产量同比持平,神华压减煤炭产量5000万吨将导致8-12月份全国原煤产量下降约3%。
随着铁路运能不断释放,三西地区煤炭外运成本必将整体下降,并最终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中转地和终端煤炭价格一是,严控总量,维护煤炭市场供需平衡。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在2014夏季全国煤炭交易会暨东北亚煤炭交易会上提出,动力煤按照每大卡一毛钱左右,5500大卡的动力煤维持在550元560元之间是比较合理的,保证企业能够维持经营。此前,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煤炭行业平稳运行的意见》(国办发[2013]104号)文件。
实施煤电节能减排升级改造行动计划,新建燃煤机组供电煤耗低于每千瓦时300克标煤。在目前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各煤种都在经历高库存和低价格,其市场空间有限,即使价格再低这个市场的容量也会扩大,不会对市场带来新的转机。